第(1/3)页 孙少平把侯玉英的表白信烧了。 对于侯玉英的表白,孙少平没有回应,打算置之不理。 没几天。 孙少平和田润生回了双水村。 他们回去前。 “这些内容,你们回去要复习。”孙少安给他们安排了学习任务,让他们在家继续复习功课,不能把高中学的知识,忘了。 另外,在孙少平回双水村前,田晓霞又来安叶居吃饭了。 “姐夫,还是你做的饭更好吃。”田晓霞赞不绝口。 不过,眼光总是看向孙少平。 吃过饭,又跟孙少平聊了一阵课外书。 田晓霞眼中有犹豫,想跟孙少平表白,但还是没说出来。 孙少平呢,也忍住没说,喜欢田晓霞。 他们俩人就算是错过了。 不过,后面日子还长,他们还有机会。 没过多长时间。 田晓霞也下乡了。 下乡的地方,在原西县郊区。 离县城不远。 田晓霞骑着自行车,可以白天去村里干活,晚上回家住。 这样下乡,算是很不错了,能免去很多麻烦。 孙少平也开始下地干活儿了。 孙少平回到双水村,第三天就下地,表现很不错。 孙少平是个能吃苦的小伙子。 跟当初的孙少安差不多,高中毕业后,就踏实下地挣工分。 只是孙少平最近学习有些懈怠。 并没有完成孙少安布置的学习任务。 不是孙少平偷懒,是因为劳动一天,晚上实在没精力学习了。 最多是看看课外书。 孙少平回家一个月。 抽空来了一次县城,主要是见田晓霞。 “晓霞,好久没见。”孙少平黑了也瘦了。 “是啊,少平,好久没见。”田晓霞呢,同样黑了瘦了。 下地劳动,对俩人来说,还是有些不适应。 “我的手第一天就磨出了血泡.”田晓霞说了下地劳动的事。 “刚开始几天,我也觉得很累,晚上躺在床上,顾不上看书,一下就睡着了.”孙少平也说了劳动的艰辛。 “那本书你看完了吗?”田晓霞问。 之前,田晓霞推荐给孙少平一本书。 “看了一半,感觉需要多看几遍才行。”孙少平虽然没顾上学习,但还是抽空读课外书了。 孙少平还是喜欢读课外书。 “最近的报纸看了吗?” “看了。” “有一篇文章.,伱有什么看法?” “我觉得” 孙少平和田晓霞,聊了很多。 他们看对方的眼神,都有些不对。 不过,他们还是没有互相表白。 他们还年轻,都有些不好意思。 就这样,见了一面,各自又离开。 高中毕业后。 除了跟田晓霞联系,孙少平还收到了侯玉英寄去双水村的信。 隔三差五,能收到侯玉英的大胆表白信。 侯玉英一直没收到孙少平的回信,就不停的写信给孙少平。 从这点来看,侯玉英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孩。 但孙少平还是置之不理,也没有回信。 孙少平算是用沉默拒绝吧。 沉默一段时间后,孙少平还是给侯玉英回了封委婉的拒绝信。 算是拒绝了侯玉英的表白。 自此,侯玉英不再给孙少平写信。 田润生回到双水村一个月,没下地干活。 田润生身子骨弱,不太能吃苦。 所以,田润生不想下地劳动。 对此,田福堂有些发愁。 不是担心田润生不下地,挣不到工分,田福堂不缺这点工分,而是担心田润生不劳动,将来有机会推荐工作或者学习时,不好推荐不参加劳动的田润生。 田福堂为了儿子的前途发愁。 对此,爱盘算的孙玉亭,帮忙想了个好主意。 “支书,是这,可以让润生当老师。”孙玉亭一副狗头军师的样子。 田福堂平时想什么,孙玉亭基本都能猜出来。 孙玉亭的不少心思,用在了讨好田福堂身上。 “去哪儿当老师?”田福堂觉得孙玉亭有些异想天开。 “在咱们村啊。上面不是鼓励成立初中吗?我们双水村也应该申请初中。”孙玉亭出了个好主意。 让田福堂申请在双水村成立初中。 双水村只有小学,没有初中。 这个时候,恰好提倡,村里成立初中。 双水村成立初中,就需要教师。 这样,可以安排田润生和孙少平当老师,就不需要田润生和孙少平下地干活儿了。 这对田润生和孙少平来说,是好事。 因为,在双水村当老师,既能挣到满工分,还能挣点补助。补助虽然不多,但一年下来,也有不少钱。 而且有当老师的经历,以后,推荐田润生和孙少平工作和学习,也更容易一些。 “关键时候,还是玉亭有法子啊。”田福堂好好夸了夸孙玉亭,还打算送双旧鞋给孙玉亭。 不过,孙玉亭拒绝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