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此事,大庆要汲取教训,提防突厥也来这一招。” 两人立即点头,赵元江捋着胡子,正在想大庆遇上这事,要怎么提防。 他猛然想起乾帝一直所强调的两个字! 赵元江脱口而出: “风骨?” 孙乾和严相一怔,两人还真没想到这事,什么是风骨呢? 孙乾沉默了片刻,低声问道: “风骨能抵挡突厥这一招?” 赵元江细细想过后,虚握着胡子微微一笑: “不能,不过会让百姓们产生信念,知道大庆应该是什么样的。” 孙乾虽然自己提出这么两个字,可也没仔细琢磨过。 他想着赵元江的话,开始认真体会这个词。 就像一个人的性格气质,强者,遇到严重打击,他可能会隐忍,也可能出手反击。 但他绝不会柔弱的缩到墙角掉眼泪。 就像大庆百姓有了风骨,遇上突厥这一招,或许会被蒙蔽双眼。但只要有人叫醒他们,他们就会幡然醒悟,想起大庆人应该是什么样的。 不要奢望百姓会明白是非,他们为生活而奔劳,根本无法时刻关注着边关战事! 孙乾脑海中的脉络越来越清楚,这时严相提出第二个问题: “怎么才能有风骨呢?” 孙乾一笑,想起岳大大写的那篇词。 孙乾立即问两人有没有听过,两人立即眼中放光,论那篇词的立意,可是前所未有。 赵元江感叹: “也不知道那岳飞是谁,历史上也未曾记载,臣本以为陛下所作。” 孙乾连忙摆手: “这些不重要,重要的是大庆需要这一类的诗词歌赋。” 孙乾记得刚来之时,大庆所追捧的都是绮丽软糜的文风。他在三怀学堂所留的《满江红》,犹如一把利箭,斩断了这浓郁的风气。 京中一时人人为之豪气冲天,曾经的那些金戈铁马,再度在京城文坛中涌现。 这是孙乾为大庆竖起的第二道风骨! 第一道是乾帝在位时期,既不称臣也不和亲。 这也是为什么大臣们,会在康王跑出来时,坚决拥护乾帝。 明君可遇不可求! 君臣之间谈到此处,便有了接下来的决议,将历史上类似的诗词文赋推崇出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