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宋怀玉垂着头,身体却站得笔直: “陛下,小吏虽卑微,却有一件事小吏能办到而陛下不能。” 孙乾闻言,来了兴趣: “何事?” “小吏能直接看到百姓的苦乐,而陛下,要通过折子和重重官吏。” 孙乾一怔,心有感慨,点头赞同: “你说得不错,可你只是个小吏,无功绩可察。” 宋怀玉闻言,拱手深深躬身: “陛下,小吏什么事都愿意去做,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” 孙乾想了想,还有真有个事卡得他不舒服。李天章如今身在启城驻兵,将其戎狄的官吏一并清理干净,而今城中官职几乎全部空缺。 此填职之事,本不归他管,自有吏部操劳这事。 可每日看见陈善埋在折子堆里,真担心这一得力功臣劳累过度猝死,便有意分摊一些事。 孙乾对宋怀玉道: “你接手启城去吧,去吏部办了上任公文,最好就在这两日出发。” 宋怀玉神情淡淡的,拱手领命。 孙乾想了想又道: “既然你去启城上任,朕要提醒你一句。启城为兵线要道,朕会派兵长期驻守,你不仅要安顿好百姓,还要时时关注戎狄残党以及匈奴动向。” 启城原本为戎狄所有,要想治理好可不是容易的事。 首先要安抚戎狄百姓,而后整理田地、徭役、税务等一系列的事情。 宋怀玉只要微微细想,就知道里面的事务有多么繁重。 孙乾也想到,只有一个宋怀玉不够,启城差不多都是戎族人,而重职官员必须是大庆人! “至于你的副手,你自己去问吏部要吧。” 孙乾心中叹息,缺人啊还是缺人,老毛病了。 宋怀玉迟疑片刻,问道: “陛下,小吏可否带人前往启城?” “哦?带谁?” “同在公主府的良慈,他算术极好,又读过众多兵书。陛下方才所说启城为兵家重地,一旦有风吹草动,小吏也有倚靠。” 这是买一送一啊! 孙乾求之不得: “甚好,那你两去吧!若立下功劳,朕必有赏。” 宋怀玉拱手退出殿外,他看眼纷纷白雪,面上露出愉快的笑容,离开深宫的步伐也轻松起来。 孙乾从软塌上起身,缓步下了玉阶。宋怀玉壮志凌云的模样,他都看在眼里。 他想起一句诗,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