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孙乾看完了折子,问陈彦: “韩子玉没有上折子?” 陈彦一笑: “上了,不过是歌颂陛下英明神武,算不得要紧事,臣没有带到朝堂之上。” 孙乾叹言: “卿何不一齐带上来,让朕开心开心?那韩子玉性子骄矜,头一次碰一鼻子灰,肯定有趣极了。” 众臣恍然明白,乾帝这是想看韩子玉的乐子呢! 一些老臣不禁打量孙乾,骤然想起,这个帝王连三十都不到! 可他的手腕、政令、心计,和他们一样老臣。甚至,让他们忘了,自己应该要辅助年轻的帝王。 老臣们心有感慨,年轻臣子陈之珏、工部侍郎周连宏等,已经配合乾帝笑谈起来。 他们从刚才的韩子玉,谈到了昨日槛外老叟所闹出的笑话。 一向沉肃的朝堂,流动着欢动的气氛。 陈彦咳了一声,严肃道: “陛下,您是否让韩子玉,永做渭地府尹?” 孙乾停止了和周连宏的笑言,答道: “并不,韩子玉虽骄矜,其能力还是不错的。他虽跑了元正,但及时安抚了当地百姓,换做其他府尹,未必能做到。” 陈彦朝他一躬身: “既然如此,陛下就不可同臣子拿他当笑料。若他日后来朝,只怕有人效仿取笑,陛下此举,岂是君子所为?” 孙乾嘴角一抽,陈打铁果然不讨人喜欢。 他沉默了一下,开口: “就是欢乐一下,卿不必当真……” “陛下,您的一举一动,不仅全臣效仿,就连整个京城都盯着。古有帝王勤俭,其臣子便简衣缩食。有帝王欢歌载舞、饮酒作乐者,其臣下必讨欢心。今,陛下取笑自己的臣子,不久,全京城都会笑您的臣子。” 孙乾定定的瞅着陈彦,其他大臣立即面容肃穆,大气都不敢出。 有人暗道,这打铁的陈彦,只怕又要被贬了。 谁知,孙乾竟然一点头,赞同了陈彦的说法: “爱卿说得极是!朕从未想到会引发这样的问题,朕必改过之。” 众臣惊疑的看向乾帝,这位拦突厥、吞戎狄、设计匈奴的帝王,不仅有手段,还能听进忠言,自我反省。 一向不爱开口的吏部尚书陈善,笑言: “陛下与陈大人这番对话,可入史册,警醒于后世。” 众臣善意一笑,点头称可。 孙乾将话题扯回渭地上: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