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孙乾微微一笑: “朕想过,所以要将选中的才子派往全国各处,历练三年之上,看能力再收入朝堂。” 这样一来,不管是什么样阶层的选拔者,都要以能力证明自己。 针对学子堂可能拒绝平民、寒门学子的问题,孙乾想了想开口: “朕还打算设立督察院。” 陈彦倒吸口冷气,微微皱起眉头: “陛下,是不是得慢慢来?” “不能慢慢来,大庆百废待兴,如何能慢慢来?!” 孙乾在窗边踱步,虽然历史上都有这两种机构的案例,但他也不能完全确定是否适合大庆。 陈彦认真想了想: “陛下,关于督察院您是怎么想呢?” “督察院么,就是督查百官和学子堂的。和中书省不同,朕不会给他们权力,他们只起监督作用。” 接着,孙乾将自己的设想,详细说给陈彦。 不知不觉,又是两个时辰过去。 末了,陈彦舒了口气,双眼神采熠熠的对孙乾拱手: “陛下,未尝不可一试。” 孙乾抚掌大笑,这两方案若是能推下去,对大庆很有助益。 孙乾盯着陈彦看了会,咳了一声: “陈爱卿啊,朕觉得水渠也很有前途。” 陈彦开始头疼,陛下真是倔强,还记挂着水渠的事。他正色道: “陛下,淮北到广孝这条水渠实在太过长远,耗资巨大,非大庆所能承受。依臣看不用这么长,只在某些非常需要的地方修缮便可。” 孙乾皱起眉头,陈彦不理解他的执着,整个朝堂的大臣也没人理解水渠的意义。 他知道这个计划有点超脱大臣们的想象,毕竟他们没有看到历史结果。 眼前还是先落实学子堂和督察院,水渠等他先筹到一点银子再说。 孙乾又转回刚才的话题: “督察院的事交给你去办。” 陈彦这人刚正不阿,能力又强,怪不得以前魏鹰也惜才,只是贬了他。 孙乾暗暗一笑,他得好好发挥这把铁锤的力量。 陈彦躬身受领,问道: “那学子堂呢?陛下可有人选?” 正在这时,赵公公托着刻好的玉佩呈上来。孙乾没有回答陈彦,只是拿过玉佩仔细看了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