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礼佛白马寺-《碧海飘香》
第(3/3)页
禁卫上前,就要拿下安龙军,谁知安龙军冷不防就是两下子,两个禁卫被放倒在地。
禁卫爬起身,拔出钢刀,就要动真格。
安龙军呵呵一笑,对着玉公主道:“美人,你这就这么舍得叫人杀我啊!”
话语落地,安龙军被背后一掌打倒在地,还未等他爬起身,后边两人早已向贤妃娘娘跪了下去,拜倒在地,其中一人道:“娘娘降罪,末将教导无方,生了这等孽子。”
安龙见父亲这等模样,赶忙跪拜,惊恐万分,给自己扇着耳光,苦苦道:“小的有眼无珠,冲撞了娘娘,小的该死,小的该死。”
贤妃见之,对着安思景道:“无知者不罪,安思景,起来吧。将孩子领回去好好教导教导吧,以后再敢如此,别怪本宫不念旧情。”
安思景赶忙回话道:“谢娘娘大度,末将定会严加管教,绝对不会再有下次。”就是几拜,跪在旁边的儒生慢慢起身,扶起安思景。安思景对着安龙军就是两脚,拜别贤妃,匆匆走开。
站在石阶上边的弘扬法师见安思景三人走开,立马迎了下来,走到贤妃跟前,双手合十道:“不知娘娘远道而来,未曾迎接,让人惊扰了娘娘,罪过,罪过。”
贤妃双掌合十,回礼道:“大师严重了,对待这种无知之人,不是精湛的佛法所能化解的,由他去吧。”
弘扬法师道:“娘娘心地敞亮,实乃万民之福,请到上边用些斋茶。请!”就在前边引路。
玉公主扶着贤妃,跟在法师身后,走上石阶,越过石门,走入清凉台内,移步于狮窟院内,进入一禅房,被弘扬法师引着坐了下来。
一个年轻的和尚送来三杯素茶,分别放在贤妃娘娘、玉公主与弘扬法师身边的茶几上,走出房门。
法师伸出一个手掌,微笑道:“娘娘请!”
娘娘端起茶杯,喝了一小口,放下茶杯,微笑道:“方丈,我有些话想问问,不知方不方便?”
方丈听过,微微一笑,温言道:“娘娘所问,老衲定当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”
贤妃娘娘道:“方丈,安将军今日所为何来啊?”
方丈静了静,笑道:“登高望远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下。”
贤妃道:“真没想到安将军还有这么好的气魄,好生难得。开始登山了吗?”
方丈道:“兴高采烈,洋洋得意,步子稳健,紧锣密鼓,生怕刮风下雨。”
贤妃双掌合十,鞠了一躬,微笑道:“我佛慈悲,多谢方丈。”
方丈道:“树干有虫,不知陛下可喂养了啄木鸟没有?”
贤妃笑道:“鸟儿翅膀健硕,眼明喙利,在洞庭湖试飞了一次,明后年就可以出得樊笼了。”
方丈听过,双眼微闭,双掌合十,慈悲之言从口中走了出来:“阿弥陀佛,善哉,善哉!欲壑难填,累己害人。”
贤妃笑道:“大师,没有妄念,那会妄动;没有痴人,那有痴人说梦。恶缘已起,恶果已成,还是慢慢消化吧。”
方丈端起茶杯,微笑道:“我佛慈悲,娘娘睿智慧心,真乃大夏国的福气。今日娘娘生辰,老衲借用粗茶一杯,祝娘娘身体安康,心想事成,大夏国国运昌隆。”玉公主心儿一惊。
娘娘欢欢一笑,端起茶杯,回敬道:“多谢方丈,多谢我佛。”两口尽饮,站起身,双手合十,对着方丈微微一躬,说道,“方丈,多谢斋茶,就此别过。”向着门外走了去,方丈礼送在后。
众人出得狮窟,出得清凉台,下得石阶,贤妃回头道:“大师,留步吧。”
法师双手合十,双眼合上,沉吟道:“娘娘走好!阿弥陀佛,善哉,善哉!”
贤妃娘娘在玉公主的搀扶下,向山门走去。
出得山门,玉公主将贤妃扶上车,两人坐了下来,车马起动,向着东边的京城奔去。
玉公主将贤妃的手儿牵了牵,微笑道:“娘娘,今日是你生辰啊!怎么无声无息的。”
贤妃娘娘微笑道:“所谓生辰,不过是母亲生我的日子,母亲都不在了,也就是个平常的日子了,何必记挂心上。”
玉公主笑道:“娘娘,听你这么一说,那我以后跟母妃一起过生辰。”
贤妃笑道:“今日才发现,我们玉儿才是所有孩子中最通灵性的一个。”
玉公主道:“娘娘,我今天在观音大士的蒲团前许了个愿,你说它会成真吗?”
贤妃微笑道:“什么愿啊?不会是寻找梦中人吧。”
玉公主一把挽住贤妃的胳膊,羞红着脸道:“我让观音大士保佑我,让王猛喜欢上我,真诚地接受我。”
贤妃一听,摸了摸玉公主的手,温言道:“看样子,他上辈子定是欠了你什么,这辈子要用情感来抵债。顺其自然吧,我是不会帮你的。”
玉公主微笑道:“我也觉得他上辈子欠了我什么。”
贤妃欲言无语,只好在玉公主的手背上拍了两下,以示安慰。
第(3/3)页